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正文

仲景文化宣传周--节气之养生小贴士

【来源: | 发布日期:2022-02-19 】

节气是指二十四个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中国正统的二十四节气以河南为本。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节气能较好的反映出太阳运行的周期。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01611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立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个节气。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就要生发,做有意义的事。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否极泰来!

春天来了,所有美好即将纷至沓来。

今天立春,节气又为劫气,每个节气过渡容易都生病,这几天请给多喝热水,少吃油腻,清淡饮食。

2、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也是人体的阳气由冬天蛰伏于肾水中的封藏状态变为肝木的阳气生发状态。此时应合理保健,提升免疫力,储备阳气。

3、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

从立春节气到清明节气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春分节气时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非感染性疾病,像感冒,发烧,咳嗽等。这个时期我们应合理控制饮食,调理脏腑功能,健脾胃,补肾气。

444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清明是清气上升的时节。中医认为春与肝相应,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也是滋养身体的大好时

节。清明时节乍暖还寒,温度多变,细菌滋生,也是感冒、咳嗽、哮喘、过敏的高发期。

5420日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时节天气忽冷忽热,容易感冒,应当注意保暖。谷雨过后,气温逐渐升高,雨量开始增多,湿气很容易从裸露的部位进入体内,引发人体内热,诱发不适病症,又称春火

6、小满是24节气中的第8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小满过后,气温逐渐炎热,降雨开始增多,此时外界阳气已经相当充实,处于一个小满状态,人体气血也逐渐充盈。因此,为了让身体机能顺利达到这种状态,养阳护阳,健脾利湿必不可少,抓住此时机补阳气,健脾利湿是关键。

7、夏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确立的节气,也是夏季的第4个节气。夏至时节,阳气增长到了极致,是阳气最旺,阴气初生的时节,阳极阴生,阴气居于内,阳气浮于外,是冬病调理的最佳时机。此时通过扶阳祛寒,温阳化湿,增加体机功能!为秋冬储备足够的阳气。夏季也是健脾养阳的好时节,饮食应以清暑泄热,增进欲食为目的。

897日白露节气,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 白露节气是天气由热转凉的过度节气!小寒节气正处于三九寒天,是一年中气候最冷的时候。

小寒时节也正是阴邪最盛的时候,《内经》中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就是说如果冬天没有养护好阳气,被寒邪所伤,到了来年春天就很容易生病。由于人体阳气根源于肾,所以寒邪最易伤肾阳,因此顺应时节养生,冬季是养阳的最佳时期。同时,为来年的春生做准备。

10、冬至是24节气中第22个节气,也是24节气中重要节气之一。冬至当天是一年之中昼最短,夜最长,阴气最盛的一天。冬至是三九天的开始,也是人体阴阳气交替的关键时刻。所以,养阳护阳的最佳时机从冬至开始。

11、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1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

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值三九刚过,四九之初。谚云:三九四九冰上走

《内经》中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就是说如果冬天没有养护好阳气,被寒邪所伤,到了来年春天就很容易生病。由于人体阳气根源于肾,所以寒邪最易伤肾阳,因此顺应时节养生,冬季是养阳的最佳时期。同时,为来年的春生做准备。

每一个节气的到来都意味着天地之气的转换。所以,每一个节气都是保健养生的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