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他山之石 > 正文

合集 | 教育数字化转型之路径

【来源: | 发布日期:2023-05-12 】

导读:教育数字转型,绕不开路径研究,以下汇总了教育领域众专家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中“路径”的论述,供参考。



转自 | 互联网教育国家工程实验室


01 雷朝滋: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实施路径


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推进教育数字化任重道远。笔者认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推进教育数字化的重大战略意义,抢抓世界数字教育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我国教育规模优势,将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推进教育数字化的具体举措,进一步明晰战略行动的实施路径,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

(一)推进教育新基建,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基座

打造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构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建设包括新网络、新平台、新安全在内的信息基础设施,提供快速稳定、绿色安全的网络服务,促进学校设备终端的高速互联。建设以新资源、新校园为主体的融合基础设施,构建全场景覆盖和互联的智慧教育应用生态。建设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应用基础设施,加快智能教学助手普遍融入教学环境,开拓智慧教育管理模式。

(二)完善智慧教育平台,形成推进数字转型的有力抓手

不断升级智慧教育平台,深化平台应用、增强平台生命力、激发平台活力,形成推进数字转型的有力抓手。建设标准规范、应用联通、数据共享的智慧教育平台新生态,促进智慧教育平台的开放共享、数据互通、应用协同、交互可用。建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体系,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全生命流程的质量评价与管理机制,激发地方平台、一线教师开发优质资源的积极性。综合运用平台各类应用场景,赋能教育教学,推动教育思想理念变革和教育教学模式创新,重构教学组织形式。

(三)以教育思想和理念变革为引领,推动教育教学创新

加快教育思想和理念转变,普及数字技术支持下的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推进教学组织方式变革,开展精准教学和个性化指导,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统一,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创新评价工具,开展无感式、伴随式数据采集,加强学生发展性评价,支持实现各学段全过程纵向评价和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探索建立个人数字学习档案,完善学分银行制度,推广在线课程学分认定与管理机制,畅通学习者通过跨校学习、在线学习等积累学分的渠道,促进全民终身学习。

(四)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增强教育数字化软实力

以人的数字化为重点,全面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打造推动教育数字转型的关键软实力。加快构建师生数字素养标准体系与测评模型,构建师生全方位立体画像,精准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促进师生发展。探索校内校外一体化数字素养培育体系,建立政府牵头,学校、企业、社会组织、家庭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师生在数字化条件下的自主学习与创新探索。深化师生素养提升专项工作,以点带面,构建数字素养发展新机制。

(五)强化数据驱动,助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数据要素为核心,进一步变革管理模式,打造“教育大脑”,实现服务便捷化、管理精准化、决策科学化。推进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深度整合和一体化建设,完成教育管理平台智能升级,提升教育管理与治理的科学性、时效性和规范化。强化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技术优化,完善教育基础、资源、师生及行为等数据库。聚焦教、学、研、管、评等核心业务,建立系统、科学、智能的数据分析、挖掘与评价模型,有效支撑扁平化精细管理和高效决策。

(六)加强区域、学校试点示范工作,探索教育数字转型新模式

加强区域、学校试点示范工作,解决教育数字转型中的重难点问题,为教育数字转型的全面推进树立典范。积极拓展智慧教育资源存量和应用场景,布局面向基础教育的区域试点和高教、职教的学校试点。以需求为导向研究探索试点示范的创新机制和有效运维模式,形成覆盖南北、横跨东西、点面结合、多点开花的试点格局。加强试点指导与管理,通过交流、宣传、评选以及财政奖补等形式,激发试点地区的工作积极性。

(七)优化管理体制机制,保障好资源产权与数据主权

针对资源共建共享、开放应用、运行监测以及安全防护等方面,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在资源开放共享中加强数据主权,保障教育数字转型的稳步推进。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健全数字教育资源的共建机制,充分激发地方、学校、教师开发优质教育资源的积极性,并将优质社会资源纳入教育资源供给体系。构建基于开源应用指数的资源开放应用体制,提高优质资源利用率,形成全球数字教育共同体。建立数据安全标准并开展常态化过程监测,实施全环节安全管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八)推动数字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分享中国经验与模式

坚定不移推进数字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打造数字教育新理念、新模式和新机制,努力使中国成为数字教育的国际引领者。围绕应用新一代数字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终身学习等方面,积极参与双多边机制框架下的教育交流合作。以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等国际会议为契机,成立国际或区域性数字教育联盟,发起智慧教育领域的国际倡议。通过大力推介智慧教育发展指数,发布中国智慧教育蓝皮书,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开源应用,持续不断扩大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

(九)筑牢数字化发展的安全底线,确保数字教育行稳致远

从内容安全、技术安全、安全意识三方面发力,筑牢教育数字化的安全底线。健全内容安全保障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上线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内容审核责任体系。建立信息系统全生命周期保障制度,把好信息系统的立项关、上线关和运行关。持续举办教育系统网络安全研讨班,面向广大师生做好宣传教育,不断提升教育系统人员的网络安全意识。

来源 | 大学与学科


02 朱永新,杨帆: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治理路径


综合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现实逻辑和应用场景,为助力教育数字化国家战略的内涵式发展,应从均衡教育资源、推进简政放权、坚持依法治教、深化校企合作等路径进行综合治理,力求在坚持教育数字化公益属性的同时释放转型活力、提供法制保障、加快创新应用。
(一)均衡教育资源,坚持教育数字化公益属性
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和动力引擎,教育数字化所创建的人人可参与的、线上线下相融通的数字化环境应该为所有学习者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但是对于贫困地区、生活困难家庭来说,获取以及使用课程资源的高昂费用仍然是学习的拦路虎。因此,应该坚持教育数字化的公益属性以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第一,科学统筹数字教育资源。以国家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依托高素质科研团队研发符合学生自主学习规律的教育资源,系统化、体系化、动态化地实现资源实时更新与合理配置,科学保障数字教育资源的质量。第二,提供网络课程流量补贴。建议教育部、民政部、工信部联合为贫困学生提供教育保障,采用“双列表”的方式,由民政部门列出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名单、教育部门列出可免流量的学习类网站、工信部门协调运营商提供数字技术支持,保障贫困学生获取数字教育资源的机会平等。第三,推进学习资源免流量服务。建议教育部及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公益类学习资源的甄别,评选出质量高、效益好、使用广泛、公益性突出的学习资源类平台,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向电信运营商支付定额的流量费用,确保所有学习者在浏览、使用公益性学习资源时获得定向免流量。
(二)推进简政放权,释放教育数字化转型活力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育改革深化应以简政放权为前提、以教育治理现代化为抓手、以释放教育数字化转型活力为目标。第一,要向地方、学校和社会放权。将“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作为落实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基本价值和指导思想,允许地方根据实际需要和资源情况确定数字化办学方向和目标,允许学校基于其生源特征决定数字化人才自主培养,鼓励通过合作办学引进前沿技术和创新资源以满足公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第二,要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教育行政部门主要承担服务与管理职能,为加强学校和相关教育机构的数据联动和信息公开提供技术指导和资源支持;辅助学校利用数字技术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深入改革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邀请第三方机构参与监测评估和实地考察,根据反馈结果对进展不力的数字化项目进行问责和整改。第三,要由教育行政部门实行权力清单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应广泛听取基层、专家学者和社会公众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施意见,公开各级政府工作部门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精简各类重复性行政审批事项,提高教育数字化的行政审批效率,切实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三)坚持依法治教,提供教育数字化法制保障
我国的教育数字化转型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如何应对教育数字化问题尚缺乏法律依据,因此,应加快树立公民法治观念并健全教育数字化法律法规体系,使我国教育数字化步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第一,要培养数字用户的法律意识并提供维权渠道。政府部门、学习中心及社会媒体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关于教育数字化的法治宣传和课程宣讲,提升学习者在数字化教学场景中的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使数字用户能够切实保障数据安全、保护个人隐私,具备维护自身权益的基本技能并获得相关维权渠道的支持。第二,要规范数字教育市场,推动行业行为自律。有必要出台数字教育行业规范和标准体系,完善数字教育市场的准入与退出机制,明确行业内协同管理要求,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扩大业内人员相互监督的价值,从而维护良好的数字教育市场秩序。第三,要加快教育数字化立法并加大执法检查力度。相关部门应出台专门针对教育数字化的实施办法和管理条例,规范教育数字化的各项支持措施,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数字化法律保障体系。通过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利用大数据对数字教育系统实时监测,加大对“失效平台”的指导力度、对“违法平台”的打击力度,确保教育数字化政策法规执行到位。
(四)深化校企合作,加快教育数字化创新应用

高校与企业合作致力于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生态链,这既是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教育数字化服务水平的基本方向。为了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校企合作应该致力于:第一,增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应充分发挥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创新优势,鼓励高校借鉴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具备实力的科技企业,建设与周边超算中心互联的高速网络,通过资源共享交易平台扩大信息数据的覆盖面,打造安全、稳定、高效的数字化基础设施体系。第二,联合培养数字化人才。依托龙头企业的创新实践优势和高等院校的基础研究优势,推出业内专家和领军人物的数字化发展前沿讲座,联合搭建数字化实习实训平台,使优质的课程与实践资源惠及社会公众。通过构建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联合培养模式,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输送具有全球视野、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产业技术人才。第三,加快科研成果的应用转化。完善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创新对接机制,组织高校科研团队围绕产业链梳理“卡脖子”问题,开展跨部门、跨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由企业提出攻关建议并与高校共同承担攻关任务,加快高校数字化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应用转化,使企业数字化产品和技术服务得到创新升级。

来源 | 中国电化教育


03 祝智庭,胡姣:智慧教育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具体来说,智慧教育的系统框架包括智慧环境(Smart Environment)、智慧教学法(Smart Pedagogy)、智慧评价(Smart Assessment)三个主要方面。在数字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空间和数据治理,赋能智慧环境、智慧教学法和智慧评价的建设和发展,以此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
1. 依托技术赋能,构建智慧教育环境
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应依托数字技术赋能,构建智慧教育环境,如智慧校园、智慧课堂、智慧实验室和智慧教育云等。理想的学习环境是定制型的,能够适应每个学习者独特的学习风格、文化背景和成长经验,这就需要构建智慧环境,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全方位、全领域、全过程的平台、工具和资源等的支持。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正塑造着智慧环境,为更广泛地构建智慧环境提供了更多途径和工具。一是需要构建并融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线上场景和线下场景,通过提供丰富的交互式多媒体内容的准备、交付和分发,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提升教育教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二是要针对具体的问题、任务或活动需求细分和融合场景要素,合理统筹规划数字环境和物理环境(温度、湿度、光色等),促进全场景融通。三是要打造数字化学习生态环境,以此消纳外部冲击、适应系统变化与促进教育系统的发展。
2. 融合数字空间,发展智慧教学法
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应融合数字空间,发展智慧教学法,如个性学习、群智学习和泛在学习等。数字技术延展了教育场景空间,由物理空间延伸至数字空间,虽然数字技术和数字空间并不能直接转化为教育效能,但在支持智慧教学法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因此,在智慧环境中,还需要融合数字空间,发展智慧教学法,促使教学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针对不同的学生,为其量身定制学习计划,推送合适的学习内容,并提供丰富的、可复制的资源。智能跟踪学习过程和结果,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精准分析、反馈和指导。对此,有必要进一步发展和引入人机协同的方式:一是通过融合数字空间来增强人和人之间的协同与交互,如师生协同课堂设计、学生之间协作解决问题、教师之间进行跨学科合作;二是通过融合数字空间来增能机器与机器的协同与互操作性,促进信息流通和服务,如不同类型的机器协同工作、设备与软件之间的兼容;三是通过融合数字空间来增进人和机器之间的协同,以加强主体间、主体与资源的有效互动,如智能学具、智能导师、智能学伴等与活动主体协同工作或学习。
3. 加强数据治理,打造智慧评价
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应发挥数据价值,打造智慧评价,如基于数据开展教育诊断、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等。数字技术应用演绎出了数据革命的新形态,并逐渐形成用数据说话和决策的新格局。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加强和扩大学生数据的收集,这种现象被描述为“数据前沿”。一般认为,有了足够的数据,便可以使用对教育有用的方式评估人们的学习,这种观点旨在将大数据监控扩展到教育领域。首先,技术赋能和数据驱动的方式为教育教学中的学习诊断提供了手段,全方位评估学生成为可能;其次,数据能够为教和学提供信息,实现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智慧评价。智慧评价对实现个性化和精准化教学、推动教育持续创新、触发教育教学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育领域需要加强数据管理,收集各种形式的数据(包括更多种类、粒度和速度的数据),通过对不同个体和群体的多模态数据、情境化数据的采集分析和诊断,促进信息交互和个性化服务,引导学生实现高层次的学习发展。

从广播、录音机、电视、多媒体等首次出现在学校,到今天的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社交网络学习、MOOC、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正在改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人工智能、区块链和大数据等新一代数字技术,被广泛认为具有为社会变革带来新可能性的潜力,其不断发展标志着一些传统概念和思维方法迎来了技术革新的挑战和契机,在教育领域也不例外,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和未来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智慧教育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智慧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二者双向赋能,共同推动着教育创新和变革。

来源 | 中国基础教育


04 黄荣怀,杨俊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意义与数字中国、数字经济同脉,是教育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趋势,从数字社会角度重新思考人才培养规格,优化和升级数字化学习环境,变革教学和评价模式,推动体制和机制创新,建立适应智能时代的包容、公平、绿色、高质量和可持续的智慧教育体系,完善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皆学的终身持续学习体系。教育数字化转型,还需重视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充分考虑数字鸿沟和数字使用鸿沟的问题,建立包容和公平的文化,考虑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一)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从区域和学校角度,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持续建设信息网络、平台系统、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新型基础设施。打造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统筹学习、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的大数据,建立教育大数据仓,促进教育数据的贯通共享,组建教育大脑,统筹推进数据融合融通,面向学生、教师和学校建立数据应用和分析模式。
(二) 推进课堂教学过程数字化
教育改革的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但是当前多模态数据的分析与应用类技术和产品还不成熟,基于传统要素的教学数字化还存在瓶颈和障碍。探索基于各种生态的课堂教学过程数字化方式,从教学内容、学习资源、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实现教学过程的数字化。既可以借助于传统纸质课本和练习本,也可以借助于电子教材等数字设备,还可以应用智能化教学工具,让课堂教学过程的数据可用好用,真正实现服务学生新型能力的培养。
(三)培养以数字能力为基础的新型能力
为了适应社会的数字化改革,更好地应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数字能力为核心的新型学生能力培养是关键。要加大人力资源投入,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数字化教学能力,落实面向未来的新型能力培养目标,创新技术增强的教学模式;要促进数字化领导力与治理能力的提升,增强数字化意识,培养数字化思维,促进教育治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
(四)数字技术赋能创新教育评价
学习的评价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与学的方式。利用数字技术,对教育系统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制定数据采集标准,促进数据的互操作性,推进学生综合素质数据全方位采集,制定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标准,推进学生新型能力建设。优化组合基于数据的评价方式,促进评价过程与学习过程的紧密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完成评价。
(五)形成可持续发展文化和多部门协同机制

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全要素、全流程、全业务和全域的数字化过程,要建立可持续改进的文化,统筹规划建设与维护更新的关系,建立持续关注和投入的机制,同时推动组织和学校建立可持续改进的意识。数字化转型要建立多部门协同工作的机制,从政策上推进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充分发挥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协力参与数字化建设,共同推进高性能数字化教育系统的建设。

来源 | 《中国教育报》(2022-04-06)第04版


05 刘三女牙,郝晓晗,李卿: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技术融合路径
数字技术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支柱,以数字技术的应用特征为基准,可将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数字化辅助,数字化优化和数字化颠覆。数字化辅助阶段以媒介与工具为技术特征,技术只是人与资源或人与人之间交互的媒介;数字化优化阶段以连接与开放为技术特征,教育场景和教育数据获得泛在链接,一个庞大的、隐形的教育全景正在技术的影响下形成;数字化颠覆阶段以分析与智能为技术特征,数据价值被深入洞察,人类需求被准确感知,技术将深刻改变育人活动。目前,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技术应用,正处于由数字化优化向数字化颠覆阶段迁越的过渡形态,连接与开放、分析与智能的技术特征并存。要成功完成阶段间的迁越,就必须认真审视我国技术融合教育的现实状况与发展态势,开辟出具备高适配度、强协同性、高信赖度的技术融合路径。
(一)技术可适配是决定教育数字化转型效能的关键
现今的数字技术仅能有效增强教育教学中的部分环节或领域,技术适配度有待提升。一方面是由于技术发展的瓶颈制约着其赋能教育的范围和程度。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其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代表,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供了强大动力,但却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有着无穷的潜力未被开发,这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对教育的作用力。总体而言,已成熟的部分技术只能在特定学科领域或教学环节中获得单一应用,且无法对学习情景和学习者意图或状态进行深入理解;未成熟的大量技术受成本或技术自身成熟度的限制,难以被大规模推广,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取得进展。另一方面是由于数字技术与教育理念间没能较好地耦合。技术的应用通常代表着不同的哲学和教学视角,可大多数管理者和一线教师,都未能在使用数字技术时融入管理与教学理论,致使实践活动中的技术效能低于预期。部分教育者甚至陷入了“技术崇拜”的泥淖,唯技术是瞻,丧失了个人判断力;亦或是过于保守和惧于改变,拒绝借助技术释放个人价值。这类极端乱象的存在,成为阻碍技术在教学与管理领域获得深度应用和高效发力的关键问题。
实现技术的可适配需要由“内”而“外”地发力。“内”指调整技术应用的心态,进行合理期待。这要求人们意识到,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技术应用都会以智能增强、智能辅助为主,智能替代基本上不会发生。在平和的心态下使用技术,才能免受功利主义影响,理智面对技术对教育活动带来的改变,稳步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外”指在理性对待技术的基础上,把握技术应用的领域化特征,运用好“拿来主义”,发挥出“自主精神”。技术成熟度与学科特点共同决定了技术能否有效迁移,因此,要在牢牢掌握学科领域特征的前提下,有目的、有意识、有针对性地借鉴他国成功经验,通过建设教育平台或系统通用框架,研发技术迁移策略等措施,推动优质策略与技术的快速、广泛普及,让技术适配度获得整体提升。此外,还应综合技术与教育视角,丰富技术应用与评价的理念。在对技术的教育功能进行准确定位后,为使用技术的教育工作者提供指导,帮助其将技术与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理念相融合。与此同时,鼓励教育工作者加入技术使用效果的评判行列,在反思技术的过程中提升自身数字化技能和数字意识,从而优化技术应用的动力结构,实现技术与教育间的紧密耦合。
(二)主体可协同是决定教育数字化转型质量的关键
技术融合视角的主体可协同,是人类主体和机器主体的可协同。一切技术都由人创造,并最终服务于人。因此,教育世界中人类主体和机器主体能否和谐共存,是决定教育数字化转型质量的关键。人类主体的涵义丰富,包括学习者、教师、管理者、家长、学校和培训结构等,机器主体指承载数字技术的系统、应用、平台等,多位主体间的有效协同,能够从根本上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提供力量。现阶段的人机协同作业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利用数字技术探索学习者知识掌握情况或挖掘学习者学习规律时,依旧只能基于学习者的外在行为表现或生理信号进行计算、分析与推测。最重要的是,该过程中技术作用于教育系统和受教育者的原理与机制并不明朗。换言之,人机主体协同环境下,可解释的数字技术服务和深层次的学习认知机理尚未被深入探索,而两者正是走向高质量主体协同形态时必须经过的“深水区”。
要步入“深水区”,可以考虑从两个方向出发。一是学习研究。学习科学家在不断地探索中将对大脑、心理、经验的研究统一了起来,学习与学习者所处文化环境之间也牵起了无形的关系线,人类大脑学习机制的神秘面纱正在被逐渐揭开。我国研究者必须基于“师-生-机”三元共融的现实景象,在学习研究中划分出机器主体的领地,充分考虑技术之于中国学习者大脑、心理、经验,及其所处地域文化环境的影响。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技术的升级和机器主体意识的发展或将衍生出全新的“人-技”文化大环境,在新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学习者,也许会受社会文化机制的影响而形成新的知识建构和认知过程。当然,这一切都有待探索,但无论如何,在人类学习研究中充分考量和纳入技术与机器因素,已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重要趋向。二是技术研究。除了利用传统数据搜集与分析方法对技术赋能学习者的作用机理进行探究,还可以把机器主体作为观察对象,从机器学习和认知计算的角度探求机器或人造大脑如何学习、感知、推理,为机器主体如何扰动人类学习的研究提供线索。无论是理解“人类如何学习”,还是认识“机器如何学习”,其目的都在于加深人类和机器对彼此的认知,继而提升人机主体间的协同效益,加快教育转向数字化的步伐。
(三)服务可信赖是决定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
依托数字技术而生的数字服务是否可信赖,不仅是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更是全球教育工作者需要应对的挑战,如何解决数字技术引发的伦理道德问题并形成相关伦理规范,已经得到世界各国和组织的重视。自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获得广泛应用以来,诸如数据偏见、算法歧视、技术异化等问题接踵而至,教育领域也不可避免地受此波及。要提升数字化教育转型时期教育服务的可信赖程度,就必须审慎思考与数据伦理和技术伦理相关的问题,团结各利益相关方的力量营造人机共信图景。

首先,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在物质基础维度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水平。一方面,可以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进行风险评估和系统脆弱性分析,通过开发风险预警模型来提升系统安全性。另一方面,可以开辟出专门的敏感数据存放区,并严格监控此类数据的访问操作,同时采取数据备份和加密措施,做好抵抗恶意攻击的准备。其次,要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人类智慧,坚持人控规则的原则,在实践层面监督技术使用情况。德国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曾说,“为了获得数据主体的信任,我们需要展示透明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作为回报,数据主体可能会‘选择’信任我们”。为了获取服务主体的信任,我们必须集中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学校、用户的力量,协同完善数据和技术使用规范,构筑透明、可靠、完整的数字服务生态监管体系。该体系得以成立的关键在于,在哪里应用技术(Where)、应用哪些技术(What)、怎样应用技术(How),都将由人类决定,这要求决策者和执行者具备超高的数字思维和意识,以及承担技术应用所带来的风险的觉悟。最后,要探索可理解的算法,在技术维度纠正数据偏见。算法规则是智能机器在对海量数据集进行分析、提炼、学习、总结后习得的,而大数据本身就反映着人类社会的价值观念,因此,始于人类观念中的偏见、歧视最终也将通过技术作用于人类。所以,唯有继续追求强人工智能,不断解析算法黑箱中的运行规则,在认识到技术局限性的同时包容技术,才能推动技术进化的进程,打造出更加值得信赖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

来源 | 中国电化教育


06 余胜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路径
教育数字化转型包括技术、业务、人本三个层面,在转型过程中会历经部门局部信息化应用、机构整体应用与整合、业务流程服务化重构、未来学校的组织变革、智慧教育服务新生态的关键阶段,形成递进型的转型路径。
(一)部门局部信息化应用
数字化转型的第一阶段,往往是个别部门建设局部的信息化系统,对已有的业务流程的部分环节数字化。师生获得的是某些单一部门、单一环节的数字化服务,关注的核心还是技术本身。
从技术层面看,以计算机、多媒体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开始进入到教育领域。受外部技术及其变革思潮的影响,学校内出现一些部门以单个事务处理为核心的局部性信息化应用系统,如独立的财务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教务系统、教学资源系统、后勤系统等,各系统采用报送型方式汇聚及存储数据,各系统能够独立发挥作用,但每个系统需要独立注册,系统和系统之间相互隔离,不同系统由不同企业开发,功能、界面、数据格式各不相同,技术路线基本上都是模块化开发,部分还是单机系统。
从业务层面看,这一阶段的数字化,大多聚焦在已有业务流程中,选择几个容易进行信息存储、检索、发布的环节,进行信息记录与管理。如学生通过注册教务系统可实现查看个人课表、成绩、教师评语等;注册选课系统可实现选课、退课等操作,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部门业务效率。但由于这个阶段只有局部环节的业务数字化,而现实中往往都是需要多个环节、多个岗位支持的业务,这就需要在实际操作时频繁地导入、导出数据,部分环节还需要打印各种文件,走线下报送、传递流程,一些业务如数据录入、统计、更新、报表制作、导出等操作繁琐,需要额外人力的介入弥合,且带来额外的人为差错的概率,反而影响了效率。
从人本层面看,学校针对软件、平台进行了一系列信息技术培训,目的是帮助师生掌握不同软件、平台的使用方式,提升师生的信息技能。但是由于各模块是独立、静态的,很难形成动态信息链,教师、学生在办理流程化业务时,需要频繁在不同系统登录、填表、审核、打印等额外操作,反而付出了比非信息化环境下更多的精力,增加了负担,导致信息不能很好为教学实践服务。这阶段的信息化教学主要是多媒体教学形态,依然以教师讲授为主导,而技术的核心作用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学生未将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应用到探究、协作学习中,教与学的互动结构未发生实质变化。
(二)机构整体应用与整合
数字化转型的第二阶段,学校作为一个机构整体搭建了统一身份认证平台,整合了数据中心,数字技术贯通更多业务流程,师生可以在同一网络空间办理不同业务。
从技术层面看,各学校以软件应用商店的理念,从多应用、多用户、多场景的角度出发,在“统一规划、整体集成”的原则上,采用网络技术有效连通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从网络互联到应用系统互联,搭建并完成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与访问控制系统,利用应用标准接口和系统内置模板将财务系统、教务系统、OA系统、后勤系统等多部门应用系统集中管控,通过交换型数据的汇聚,将其数据信息整合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以统一的“人人通”网络空间的形式展示给师生,而且当增加新的系统时,只需要增加系统登录账户与单点登录系统之间的关联信息即可,不会对第三方系统进行大规模修改,解决了统一身份认证与第三方应用系统账号不一致问题,从而整体推进了多部门应用系统的建设。
从业务层面看,机构越来越多的业务开始探索在线办理,不同的业务通过不同的系统支持,不同系统间异构信息能够通过数据交换的方式共享传递,数字技术不仅贯通了部门的业务流程,也贯通了更多跨部门的业务流程。用户以账号、手机号等多种形式单点登录后便可在个人空间实现多个应用平台之间的无缝切换,通过数据交换,汇聚数据,能够显示统计信息,如学生出勤率,学业成绩、就业情况等,打破了各应用系统间账号不统一造成的壁垒,建立了人与岗位组合的授权模式。当用户岗位发生变化时,系统能够及时响应变化,根据用户新的岗位调整其能访问的第三方应用,避免人为的操作。这种用户、角色、岗位的灵活授权,建立用户账号的生命周期管理,极大地推动了部门间的业务协同,各部门业务效率提升的同时,跨部门业务效率也开始提升。
从人本层面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师生已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可以在统一的网络空间,获得各种软件的入口服务,通过不同的应用系统,办理不同的业务,大大简化了师生的登录操作。这个阶段,师生的网络空间是基本一致的,每个用户的网络空间都是各种应用系统的入口链接,但是各个系统之间并没有实现实质整合,对于跨部门的、流程化的业务,师生使用的还是一个个不同的业务系统,依然需要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切换。学校、区域等开始培训教师如何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问题,要求教师具备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能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而且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突破传统教学结构,丰富学生的学习与认知过程。
(三)业务流程服务化重构
数字化转型的第三阶段,各种软硬件设施的建设理念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建设了数据中台,各种能力形成服务组件,基于数据中台进行可动态重组,从而形成连贯的业务流程服务。用户可获得跟其角色相符的专属服务,核心是关注个性化的服务与业务流程创新。
从技术层面看,随着基础设施逐渐云化,通过建设统一的用户服务工作台系统、以数据中台为核心的校园服务集成枢纽系统,各部门应用系统均要进行服务化改造,使各种能力形成服务组件,通过插件式框架结构和适配器技术接入数据中台。各种业务流程均可基于数据中台进行服务组件的智能化编排,低代码快速实现。通过建立规范的应用数据采集标准,在合伦理、统一的教育数据标准的框架下,各类数据通过中台进行采集、交换、汇聚,并在不同业务环节中自动流转。各种业务流程及其关键环节,可根据用户角色,配置到用户的个性化服务工作台,面向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个性化业务流程服务,摒弃无关软件功能,为用户提供界面约束规范、交互简单友好、组件成熟稳定、功能好用够用、学习简单高效的业务平台,大幅度提高教育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提升办事效率,显著降低服务成本。
从业务层面看,这个阶段强调以应用需求为导向,通过业务组件化促进应用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业务组件化是指从现有的信息系统中剥离出来一组稳定、通用的细颗粒度的服务组件,他们遵循标准化的服务规范,每个组件都能通过标准接口与其他组件结合形成整体的业务应用系统,这使得系统具有更高的灵活性、适应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这种可扩展的组件实现了关键教育业务的数字化,集成了协同的流程重构能力,既可以实现单项业务职能只需一个管理部门,做到机构不重复、业务不重复,又可实现业务环节之间无障碍紧密协同,还能够实现跨越多部门的业务流程的重组与创新,真正做到从用户体验的角度来设计教育业务的模式。业务流程创新是这个阶段的核心特征,一些不适应数字化的老旧流程被淘汰,一些更人性化、更高效率的业务模式会创生。
从人本层面看,这一阶段更加强调用户体验,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师生通过专属的密钥登录后,进入到千人千面的个人化服务工作台,可以获得跟其角色相关联的在线服务,不同用户都享有跟自己角色相对应的服务,用户只需关心可获得的服务,而非各种应用系统,用户面对的是跟自己岗位角色相关的由来自多个系统服务组合起来的业务,而不是面对各种不同的系统。各类服务形成流畅的业务流,用户不再面对一个个系统切换,而是一项项可以解决具体业务问题的服务以及服务对应的资源。以人为中心而非技术为中心成为这个阶段的主导观念,教育数字化转型从关注计算机、网络、服务器、软件、平台等代表性的“物”,转移到以“人”为中心的用户体验、可获得的服务、无缝的业务流程等。
(四)未来学校的组织变革
数字化转型的第四阶段,拥有主动智能的教育环境催生出各种更高效的业务流程,颠覆了原有的业务实施方式和学校组织结构,形成新的教育组织新形态,使师生可以关注更高层次的生命成长。
从技术层面看,物联感知、云网融合、主动智能是这一阶段的核心特征。物联网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学校环境中各类传感器、嵌入设备等将与互联网联通,通过感知数据汇聚用户情境信息,结合后台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智能分析,构建学习需求模型,在此基础上为用户主动提供精准、高效的教育服务。教学环境将具备情境信息感知、学习场景识别、智能学情分析、教学资源推荐、学习服务主动适应等诸多功能,而且教学环境边缘端搭载了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知识图谱、数据挖掘、数据可视化分析、机器服务流程自动化(RPA)等为核心的“教育智脑”,形成软硬件一体的网络空间,能够根据用户所处的情景自适应动态的感知用户学习需求变化,主动为用户推送所需学习资源与服务。在此过程中,云和网高度协同,网络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网络资源云端化,将实体空间的教育服务转化为数字化形态,云计算根据业务需求按需调度网络资源,云和网高度协同实现网络资源弹性适配云服务,云服务依靠云化网络分布式地将服务部署到用户近端,保障业务应用高速稳定可靠(余胜泉,陈璠,2021)。
从业务层面看,随着业务流程的服务化重组深入开展,新的业务流程与业务模式的实施,需要新的管理架构与治理模式,必然会导致组织层面的变革。通过信息技术支持学校全员、全要素、全过程优化,数字化也将从对业务流程的关注到对组织变革的关注。没有组织层面的变革,数字化技术极有可能将传统的低效流程升级为低效的数字化流程。组织变革首先需要打造扁平化、联通化的部门结构,优化行政管理职能运行体系,推进内部体制综合改革,提升相关数据的采集、处理、计算能力,实现数据共享,建立一盘棋的协调机制,打破影响高效组织发展的条块分割节点和管理制度桎梏,使组织结构从科层制转向横向连接的扁平化,推进教学、评价、管理等多个业务流程从原来的串联式结构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并联关系,打破部门之间的行政藩篱,使各类教育业务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方式下都能进行便利、快捷、高效、智能的连通与协同。其次是改变学校的决策模式,借助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教育仿真模拟提供人机结合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更为科学的教育治理,可以从基于经验的、中心化的“集中决策模式”,到基于数据和模型的、去中心化、智慧化赋能的“基层决策模式”,提升决策效率,优化了决策质量。第三是面向未来构建学校运行组织架构,包括重构课时、学日、学期、学年等时间结构,形成可参与、可探究、可建构、具有邀请性的空间结构、基于社会知识网络延伸社会可达性的社会关系结构等。第四是构建具有共同使命感、关注学习、认同与鼓励的学习型学校文化,激励师生主动参与到数字化转型中,使每个人的能力都有所成长,让师生更有成就感,助力师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最终,校园内所有的教育业务都能在虚实互动、虚实共生的环境下实施,实现了面向未来的教育组织变革,具备了按需开展数据驱动型的教育服务的能力,能够基于数据对各类业务进行过程管理,形成新的业务形态、新的教育实施方式、新的教育服务业务领域。
从人本层面看,教师要进一步将信息技术技能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能力深化为信息化教学素养,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意识、态度和行动能力。信息化教学不再是外部环境变化对教师所提出的额外要求,而是转而成为教师教书育人、实现自身价值的自发行为。人工智能赋能的“教育智脑”能够利用数据挖掘工具从中挖掘隐藏规律,按需进行科学统计与分析,提供可视化化报告,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个性化的需求、班级能力水平发展现状,助力教师教学任务的个性化实施,实现规模化教学与个性化培养的有机结合。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能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开展创造性、个性化的教学实践,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核心素养发展,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适配的个性化教学资源、工具和服务,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职业倦怠,提升作为教师的幸福感。学生也可以在任何有需要的情况下,随时随地的开展学习,学习将是高度情境化的,是跨越各种情境或地点的,能够将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联结、个人学习与社群学习相结合、实体空间学习与网络空间学习无缝衔接,并保持学习活动与学习体验的连续性,实现“无边界学校”“无墙课堂”的愿景。
(五) 智慧教育服务新生态
数字化转型的第五阶段,人与技术分工协作的现象将越来越普遍,这会深刻地重构业务模式、工作流程和人际关系,人与技术将逐渐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构建出技术、教育实践、师生主体三者平衡的教育服务新生态。
从技术层面看,通过算力网络、泛在计算实现数据无缝流转、自然共享,形成虚实互动、虚实共生、虚实融合、平衡的教育信息生态,支持各单位互联互通、数据流转、服务汇聚和资源共享,提供不同层次、不同来源的教育服务加载和重组,为用户提供按需供给、主动智能的教学服务。算力网络是以算为中心、网为根基,网、云、数、智、安、边、端、链(ABCDNETS)等深度融合、提供一体化服务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目标是实现“算力泛在、算网共生、智能编排、一体服务”,逐步推动算力成为与水电一样,可“一点接入、即取即用”的社会级服务,达成“网络无所不达,算力无所不在,智能无所不及”的愿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2021)。通过算力网络集成调度,打破不同终端、不同网络、不同设备、不同系统之间的技术壁垒,从网络互联、应用互联到服务互联,实现透明的协同计算,各种系统通过服务组件深度融入主流业务,按照组织业务流动态连接,贯通信息流,实现数据无缝流转,形成以数据流转为核心的信息生态链条,在业务流转中使用数据、生成数据。
从业务层面看,技术将融入生活的各种空间,在教育教学中,技术像桌椅板凳一样融入日常教学,技术与教育服务的融合、人与技术的融合、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的融合将形成一个人-机-物三元融合的新型服务生态,学校边界越来越模糊,企业、教育培训机构、场馆以及社会公益组织之间能够互换共享信息服务,通过网络汇聚形成集体智慧聚变的节点,人的智力资源能够跨组织、跨层级、跨领域流转,打破组织、层级和领域的边界,形成新的社会性空间(余胜泉,汪丹,王琦,2020),二者结合形成开放的、流动的、社会性的、分布的、连接的智慧认知网络与个性化发展空间。在这里,学习者拥有自由的时空选择、丰富的教学策略、充分的社会交互、实时的远程协作与协同,承认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承认教师在开放空间提供的社会化协同教育服务,评价结果也将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面向过程的发展性评估。新型的教育信息生态,愈发重视人、信息、教育实践活动以及人与信息技术环境的相互关系,愈发强调三者的平衡,人与技术分工协作的现象将越来越普遍,愈发深刻地重构业务模式、工作流程和人际关系,人与技术将逐渐达到一种和谐共生的状态,共同构建智慧、平衡的教育新生态。

从人本层面看,人与人工智能协作将是最主要的工作形态。人机协作将充分发挥机器与人类不同的优势,显著提高教育生产力。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类简单重复的脑力劳动,教师则可充分发挥人类的创新、复杂决策、情感关怀激励等更大优势。人工智能将会带来教师智力劳动的解放,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心学生心灵、精神和幸福,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平等互动,激发学生求知本性,能够实施更加人本的教学,使得学生更具有创造性、创新性。师生可获得丰富、多元、可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机协同教育服务,优质教育服务按需供给,形成良好信息生态。从以往教师、学生对技术的关注转变为对教师和学生实际教育和学习需求服务的关注,促进技术与人、建设与应用、技术与教育等关系的协调发展,关注算力网络支撑下教育信息服务的进化与互通、生成与成长、适应与个性,使教育服务生态系统最大化促进教师和学生全面的发展,实现师生的生命质量提升,发展师生生命智慧。

来源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07 吴砥,李环,尉小荣:教育数字化转型推进路径探讨
推动教育数字化全面落地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层次工作的整体推进,必须以完善的“保障机制”为基本的条件支撑,然后从“物”“人”“数”三方面着手,瞄准“教学”“管理”两大业务应用领域,才能高质量实现教育全面数字化转型的总体目标。
其中, “保障机制”是指从政府层面制定教育数字化相关的战略规划和标准规范,构建适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只有坚持目标导向、应用驱动,做好教育数字化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加强教育数字化标准规范建设和技术产品研发,才能为教育数字化的落地实施提供方向和保障。一方面,从瞄准教育需求、注重应用导向的视角出发,研制符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方案,以三至五年为单位明确各阶段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实施路径,建立配套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有专门领导管理、有专门机构推进、有业务部门深度支持、有企业和社会力量投入和参与;另一方面,要围绕“设备环境”“平台工具”“数字资源”“教育数据”“在线教学”“师生素养”“网络安全”等方面的标准化需求,建立一批教育数字化标准“研、用、测”基地,持续加强一系列国家、行业标准和规范的研制、修订、发布、宣传和应用,加快标准测评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推广,引导教育数字化标准应用与服务产业链健康有序发展。
“物”,即硬件设备、软件工具、数字资源等物质层面的支持条件。在基础设施方面,一方面重点加快学校教学、实验、科研、管理、服务等设施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实现各级各类学校无线网络全覆盖;另一方面注重提升教室、实验室和实训室的数字化教学装备配置水平,升级传统技术设备和系统,打造具有良好体验的新型课堂教学环境,推动学校数字化转型(黄荣怀, 2022-04-05)。在数字资源方面,要提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服务。一方面,要基于需求牵引、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的原则,针对教育一线实际情况,多渠道汇聚联通不同地区、不同教育阶段资源库,丰富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另一方面,尝试扩大资源体系接入范围,试点连接一批数字博物馆、科技馆和图书馆,促进跨平台、跨地域、跨层级的资源开放共享。
“人”,即师生与管理者,他们应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与数字技能。数字化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与数字技能迫在眉睫,已成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吴砥, 等, 2021)。应帮助教师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分层分类研修培训机制,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研员信息化指导力和教育管理者信息化领导力。还要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国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积极开发各类信息素养的区本、校本课程,提升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深化信息技术的跨学科融合,构建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的学生信息素养培育机制。此外,还要开展信息素养常态化测评,绘制信息素养地图,实现师生信息素养的动态监测(吴砥, 等, 2021)。
“数”,即推进教育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核心数据资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将“数据”列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并列的第五大生产要素(国务院, 2020-04-10)。当前数字经济正在引领新经济发展,“数据”被视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性资源、战略性资源和重要生产力,维护数据主权、保护数据安全隐私至关重要。第一,要建立健全教育数据的安全保障制度,通过定期开展教育数据的安全评估,实现重要数据的异地容灾备份;第二,还要进一步强化师生信息保护,规范身份信息、隐私信息、生物特征信息的采集、传输和使用,加强对收集使用教师和学生信息的安全监管能力;第三,要重视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伦理规范相关研究,探索建立保障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健康发展的伦理道德框架,确保其科学、可持续发展。
“教学”,即数字化条件下的“教”和“学”。教育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课堂教学是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黄荣怀, 等, 2022-04-06)。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赋能已成为国内外的关注焦点,具体体现在加快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两方面的深度融合,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入手实现全面数字化。一方面,要推广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选课走班、跨校协同、家校合作、校企联动等灵活开放的教学组织模式,促进个性化培养和协同育人;另一方面,应加强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构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有效模式,并推进常态化应用(吴砥, 2022-03-08)。此外,还要积极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助教、智能学伴等教学产品,深入探索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型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开展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的课堂教学活动,打造网络化、沉浸式、智能化的智慧教学新模式,以此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发生,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管理”,即基于数据驱动的教育管理。随着泛在的、海量的数据被采集应用到教育领域,数据驱动的教育管理已然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顾小清, 2022)。一方面,重点建立统一、安全、便捷的部、省、市数据交换通道,不断提升教育数据采集、分析、挖掘等处理能力,推动教育数据的有序流动,实现跨地域、跨层级、跨部门的数据共享,促成校内外业务协同、教育服务一站式办理,从而提升管理效率(杨宗凯, 2022-04-11)。另一方面,积极推行基于大数据的区、校一体化教育管理,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管理流程数字化,推动管理业务流程再造,为精准制定决策提供支持。例如,学校管理者可以借助智慧校园管理平台发布文件通知、查看班级学情、开展评师评教等,通过将线下管理流程转移到线上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效率,并通过全面数字化简化管理流程、优化教育治理体系,显著提升管理服务质量。

来源 | 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


08 杨现民:推进乡村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
当前,部省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做了总体部署和实施方案的设计,下一步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重心将下沉到县(市、区)层面。针对 “四通”难题,各县(市、区)需要关注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一是凝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想共识。政府需加强教育数字化转型顶层设计,推进工作部署,明确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总体思路、重点任务等,努力形成统筹协调、城乡教育一体化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格局;开展全员化教育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整合高校科研机构和地方教师发展中心力量,组建一支专业化的教育数字化转型培训队伍,提升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一把手校长对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全面认识。
二是筑牢夯实乡村教育新型基础设施。政府应加快乡村学校智慧校园标准化建设,发挥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载体优势,采用“云-网-端”模式,尽快实现智慧校园覆盖全体乡村学校;加快建设泛在智联、绿色安全的教育专网,实现高速教育网络通达所有乡村学校,支持信息化应用的常态化高效运行;推动智能学习终端普及应用,探索政府补贴、分期支付等方式,支持农村家庭购置绿色安全、经济实用的智能学习终端,加强终端应用指导和使用时长管控,满足学生线上学习、课后辅导等日常需求以及教师开展创新教学的需要。
三是构建乡村优质教育服务供给体系。政府要建立乡村学校发展需求收集机制,全面、精准掌握各地各校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现实所需,解决服务供给需求不清的难题;开展乡村学生联网辅导试点计划和乡村教师成长远程辅导试点计划,利用互联网统筹城乡优质教师智力资源和地方师范院校力量,解决家长无力辅导孩子的难题和乡村教师成长乏力的难题;完善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体系,扩大城乡结对互动课堂覆盖面,关注乡村学生实际学习成效,支持城市学校开发课后服务数字化课程,并向乡村学校输送共享,解决乡村学校优质服务匮乏的难题。
四是提升乡村育人共同体数字素养水平。政府要加快培养乡村教师的智慧教学能力,适时启动乡村学校智慧教学试点示范项目,提升教师利用技术开展创新教学的能力;培养乡村学校领导的智慧管理能力,通过案例示范、跟踪指导、远程会诊等方式,切实转变乡村学校领导的传统管理观念和管理模式,善用信息技术开展校务管理、科学决策;做优做强乡村家庭教育,加大《家庭教育促进法》宣讲力度,鼓励县(市、区)层面建立线上或线下家长学校,提升乡村家长数字素养和技能,更好促进家校共育。

五是推进基于大数据的乡村教育治理。政府要建好、用好乡村教育大数据,利用各级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教育大数据中心等教育新基建,实现乡村教育关键基础数据的动态汇聚与交换共享,加强教育数据深度开发与利用,提升乡村教育科学决策能力;组建乡村教育数字化志愿服务队,吸引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力量参与乡村教育数字化建设,建立乡民参教议教的多元化通道,努力形成社会力量与乡民协同治教的良好局面。

来源 |《中国信息化周报》


09 李锋,顾小清,程亮,廖艺东: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路径
教育数字化转型政策文件和研究报告界定了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要任务,为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抓手”。本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政策文件和研究报告中的主要任务,从建设智能化环境—创新教育教学应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等层面描绘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路径。
(一)建设智能化教育环境
智能化教育环境指能感知教育情景,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适切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促进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有效工作和学习的活动空间(黄荣怀等,2012)。建设互联互通教育基础设施、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具有感知识别功能的平台是这些政策文件和研究报告的共同特点。其一,建设互联互通教育基础设施。这主要是运用 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科技,推动教育云、智慧校园等教育行业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贯通各学段,连接正式与非正式学习,形成面向共享开放的教育环境,满足全民数字化学习需要。例如,浙江文件提出的“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教育魔方’工程,搭建教育行业云端一体化系统,统筹数字技术与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其二,提供丰富多元的教育资源。这主要指通过网络空间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构建资源目录和资源地图,利用增强/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技术创建沉浸、体验式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体系化和多元性,为学习者提供优质、均衡、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例如,江苏文件提出“虚拟仿真和混合式课程资源建设”,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提出“开发智能化学习资源,通过教育机器人指导学生学习”。其三,建设感知识别教育系统。这主要指依据学习分析、行为编码、认知建模、情感计算等教育前沿成果,研制具有识别情境、记录过程、分析数据的学习平台系统,实现智能化学习资源推送、自适应学习辅助等功能,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例如,上海文件提出“推进校园物联网建设,实现伴随式、无感知、守伦理、保安全的校园采集数据。加快教室数字化改造,实现即时互动、远程协同、全程辅助和智能评估”。综上,智能化教育环境建设不是盲目引入新技术和新工具,而是按照需求导向、学习中心、服务至上的发展思路,发挥“物联、数联和智联”技术优势,从教育需求供给侧方面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全方位的适需服务。
(二)创新教育教学应用
当技术条件与教育需求的持续变化对教育发展提出新要求时,就需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而教育教学创新正是平衡杠杆的支点(祝智庭等,2022a)。数字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创新主要体现为:优化教育教学方法、重组教育教学流程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其一,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数字技术具有快速传播、高容量存储、自动化实现等功能,它能针对教育问题发挥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WEF 报告提出“将计算机编程与数学、科学学习相结合”策略,建议应用计算思维分析气候环境、建构生态系统模型,用编程验证模型,通过计算机编程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其二,重组教育教学流程。网络技术加快了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深度融合,打破了传统封闭式教育环境,拓展了教学时空,重组了学习活动流程。例如,上海文件提出“积极引导各区、校推进业务流程梳理再造。完善大中小幼、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老年教育一体化的教育服务体系”,超越了数字技术对教育的辅助作用,更注重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其三,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提高了教育建模与学习分析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它可按照教育规律和需求,借助教育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建立教育场景画像,为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提供教育指引。例如,天津文件针对职业教育的特殊场景需求,建设职业教育全息课堂,将学生无法在课堂上开展的职业实践活动,以模拟仿真方式供学生体验与探索;通过采集、分析学生的模拟操作数据,进行个性化指导,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由此可见,智能化教育环境建设与教育应用创新是双向赋能的:一方面智能化教育环境建设为教育创新提供条件,另一方面教育创新需求也促使智能化教育环境不断改进与完善。两者相互赋能,持续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三)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社会进入工业 4.0 时代,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个性化、定制化生产方式,推动教育模式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追求教育高质量发展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要求(袁振国,2022)。数字化转型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关注教育公平化、教育个性化和教育终身化,表现为:其一,以开放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即加强高质量教育资源的协同开发,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建设开放教育资源,实现跨区域的资源共享,助力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例如,陕西文件提出的 “实施在线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工程”、欧盟报告的“高质量教育生态系统发展项目”,都是以开放教育资源方式促进教育公平的明证。其二,以智能导引促进教育个性化,即在教育研究和需求分析基础上,发挥网络数据无感采集优势,利用数据画像技术,实现学习标准化系统向基于每位学习者的个人需求系统发展,让每位学习者按照自己的风格和进度学习。例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的“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分析学生学习数据,为每位学生创建学习罗盘”;天津文件提出的“推进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教学分析与评价,探索满足差异化教学与个性化学习的新路径”,均采用智能化手段促进教育个性化。其三,以互联互通学习环境促进教育终身化。在数字时代,学习不止发生在学校,也不应因学校教育结束而终止,而应通过网络技术融合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形成互联互通的学习环境,为每位社会成员打通线上线下学习渠道。浙江省文件规定的“通过学分银行方式推动学习成果转换互认”、WEF报告的“创建按照学习者发展需求可持续获得新技能的教育体系”均依托数字技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促进教育终身化的实现。由此可见,智能化教育环境建设、创新教育教学应用指向是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来促进教育公平化、个性化和终身化。

来源 | 开放教育研究


10 肖广德,王者鹤: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要考虑其复杂性,系统地进行顶层规划,立足渐进式创新实现长久的影响,还要考虑到其紧迫性、现实性,尽快确定可落地的实践路径。鉴于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艰巨性,从保障、行动与操作三条路径共同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更易于实践落地。
(一)保障路径:打造由人员及制度等构成的多元保障系统
保障路径由为实现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目标而采取的各种保障举措而构成。数字化转型中所实施的各种数字化措施在根本上将体现为人的意识、观念及行为的转变,并最终体现为推进数字化举措的执行能力、决策能力、治理能力等,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建立多元的保障系统。
其一,全方位提升高等教育机构各类人员的数字素养,通过营造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氛围,设立数字化改革创新的激励措施,倡导数字化的发展战略及价值主张,促进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数字化转型意识的形成,提升其数字化转型的理念认知,发展其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数字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学校发展和管理治理。
其二,逐步建立推进数字化转型的相关规章制度,如数字化平台的使用规则、数字化绩效的评估方法、数字化成果的认定方法、数字化行为的伦理规则,数字化设备的安全规章等,通过制度建设,包括对原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废、改、立、补等,促进高等学校管理、制度的根本性改变,逐步形成保障数字化转型顺利推进的机制,并对高等教育的教师、学生及管理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促进其形成与数字化要求匹配的自觉行为。
其三,基于国家已有相关标准,建立高等教育数字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内容、媒体、资源、平台、设备、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标准规范,通过标准规范强化教育数字化系统的开放性、共享性、连通性和复用性,以支持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拓展及深化。
(二)行动路径:以教学数字化为核心带动高等教育全面数字化
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而人才培养又是高等教育首要任务,实现教学的全过程、全要素数字化就成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任务。
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的首要任务是实现课程、资源和教学活动的数字化。课程是教学的载体,课程数字化不仅仅是在课程平台上传教学课件、搭建由书籍内容转化来的章节,课程目标应指向数字时代所需的技能和能力,课程内容结构应呈现动态、开放、非结构化的多样态。学习资源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源,学习资源数字化不只是教学视频、教学文档等的平台数字化备份,还应建立资源的关联、资源的利用路径等,以便于学生的个性化利用。教学活动是教学的表现形式,教学活动的数字化不只是浏览课程平台的文本内容或是观看教学视频,还应建立师生交互的共同体,并对活动过程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等,以便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状态并予以个性化支持。总之,教学数字化的本质是依托数字化的课程、资源和活动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还存在学科专业种类多、课程教学要素多、人才培养类型规格多的特点,推进以教学数字化为核心的全面数字化,除课程、资源和教学活动之外,还需要配套建设包括实验、教研、教管、图书文献、教学资源库、教学质量监测等为支撑的高等教育教学数字化体系,实现全方位、全要素的教学数字化变革。
高等教育推进教学数字化的过程,也是对数字化转型深入理解的过程,期间将有大量的教师、管理人员的数字能力得到锻炼,并积累丰富的数字化经验,掌握数字化的方法。教学数字化的核心示范效应将对高等教育的其他领域产生强烈的辐射效果,将有效带动科研、管理与服务等领域的全面数字化。
(三)操作路径:以需求为导向基于微型数字化创新构建数字化内容
高等教育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在具体操作内容上涉及基础数据、环境、业务职能、组织结构及体系的数字化创变,可按由上到下的顺序,即先进行数字化体系规划,而后推进组织结构、业务职能、环境及基础数据的数字化创变,也可按由下而上的顺序,即由数字化所需的基础数据研究开始,而后推动环境、业务职能、组织结构、体系的数字化变革。当前阶段,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终极框架版图是什么尚未可知,无论采用以上哪种操作路径实现所有内容的数字化变革,都将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

鉴于高等教育系统的复杂性,人们对数字化转型的认知还处于较为肤浅的阶段,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应坚持“需求牵引、应用为王”及持续迭代的原则,重视任何有助于教学质量提升、高效率改善业务职能的基于数字技术的成功探索。在确定需要开展的数字化内容时,应秉持第三条操作路径,也即,以有价值的微型数字化创新为起点,以支持首创、保护新生事物、正向激励为原则,对微型数字化创新的价值进行横向的完善及纵向的拓展,构建与之有关的基础数据、环境、业务职能、组织结构和体系的数字化变革,从而使微型数字化创新不断得到范围上的扩展和程度上的深化,进而形成更有影响力的数字化变革。

来源 | 中国高教研究